欢迎访问本站!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正文

通山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规划(2014-2018年)

来源:计财股 日期:2014-8-11 8:31:39 人气:143

一、通山概况

地理位置与面积:通山县位于鄂东南边陲,幕阜山脉中段北麓,长江中游南岸。东邻黄石阳新县,南界江西修水、武宁县,西接崇阳县,北与咸安区毗连,为低山丘陵区,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缓降,基本构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格局。县域最大横距71公里,最大纵距60公里,国土面积2680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全县现辖12个乡镇、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7个村(居)委会、1735个村(居)民小组。

人口状况:2013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7.9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88万人,乡村人口37.07万人;常住人口36.3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31万人,乡村人口23.03万人,6-14岁学龄人口66524人。全年出生人口7100人,出生率14.9‰,人口自然增长率11.8‰。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1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81.21亿元,公共财政收入6.3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67元。

交通状况:通山县位于武汉“8+1”城市圈,县城东距黄石市80公里,西距湖南省岳阳市130公里,南距江西省南昌市170公里,北距省会武汉市108公里,西北距咸宁市政府所在地温泉37公里,处于众多大中城市辐射之中。106国道自东南向西北贯穿全境,316国道从东南部穿境而过,杭(州)瑞(丽)、咸(宁)通(通)高速和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分别穿越县境西北部与东南部,交通十分便利。

二、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中小学97所,其中小学67所(另有教学点133个),初中26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高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义务教育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0521人,教学班1452个,班平34.79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12144人,教学班269个,班平45.15人;小学在校学生38377人,教学班1183个,班平32.44人。教职工3125人,专任教师3002人,其中初中999人,小学2003人。

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约45.3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37.61万平方米,其中绿化用地面积约37.95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约31.69万平方米。各类功能教室414间,其中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及小学科学教室70间,计算机教室47间,多媒体教室146间,图书阅览室151间。有学生标准课桌椅61067套,图书48.61万册,班班通625套,实现完小以上学校“班班通”工程全覆盖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通过近三年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教育投入和教育需求仍是制约办学条件改善的主要矛盾。当前,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教学用房配置不全,功能教室紧缺。经过布局调整,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和效益有所提高,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用房出现不同程度的紧缺,部分农村中小学缺少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等功能教室用房。一些城区学校班额过大,校舍不足,也存在无法满足功能教室用房的需要。

2、生活用房配套滞后,成为发展短板。主要表现为学生食堂建设滞后,大多数食堂用房由平房、教室改建而成,缺乏独立的储物间、加工操作间,存在食堂面积太小、就餐区拥挤等问题。学生住宿建设落后,多数农村宿宿学校学生宿舍是利用闲置老教室改建的,学生居住密度较大,缺少浴室或淋浴间,住宿条件比较差。

3、城区学校班额过大,校舍资源短缺。随着城区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区学校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城区学校生源容纳能力小于学生入学需求,班额急剧增大。特别是新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学校数量偏少,急需新建学校,改善学校布局,缩减城区学校班额。

4、校园厕所简陋陈旧,学生如厕困难。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厕所构造简陋,卫生设施落后,部分学校仍沿用的是土木结构的砖瓦房,少数农村学校甚至没有厕所。城区学校厕所也存在坑位不足的问题,急需改造或重建。

5、学校供水设施落后,学生用水紧张。全县除乡镇所在地学校安装有较为可靠的自来水外,其他农村学校大多数还是原始的饮水方式,有的学校虽然有自己的水井,但由于是浅水井,出水量不够,干旱季节用水非常紧张,学校必须严格控制学生用水,限时限量供应。一些学校即使有自来水,但因压力不够,水流量小,也只能保证饮水需要,生活用水还依靠河边或井水。

6、办公桌椅较为破旧,办公条件有待改善。全县统一配套了中小学生课桌椅,但教师办公桌椅一直没有统一配置,大多数办公桌椅采购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存在桌面老化严重、桌椅高低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办公量和效率。

7、体育设施装备器材不足,生均指标有待提高。城区学校生均体育场地不足,影响大课间等正常体育活动的开展。农村学校在教学仪器、体、音、美器材配置和加强实验室、计算机室建设方面较为落后,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音乐、美术和其它自然学科教学的开展。

8、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我县山区、库区的自然条件,增大了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较大的资金困难。目前,中小学校“班班通”覆盖程度和宽带互联网的接入率还较低,也制约了“联校网教”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从2014年开始,经过5年的努力,使我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地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村小学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洗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基本消除县镇超大班额现象,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1%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

(二)年度工作目标

1、2014年目标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学生1人1桌1椅;校园安保人员充足,物防技防措施到位;现有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相关设施齐全;现有食堂设备和餐桌椅满足师生需求;基本解决饮水洗浴问题;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教学用房坚固够用,运动场地充足,校门、围墙等附属设施齐备。

2、2015年目标

部分村小、教学点经过修缮,校舍坚固够用。运动场地满足基本需求,校门、围墙等附属设施齐备,校园安全规范。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符合要求。村小、教学点实现网络信息化教学。

3、2016年目标

所有村小和教学点校园基本规范、安全;校舍、运动场地等满足需求;城区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中小学体、音、美、卫器材能满足基本教育教学需要;农村小学宿舍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保证一生一床;学校饮水设施满足基本需求;校园消防设施基本符合要求。

4、2017年目标

农村中小学布局、选址更加合理;城区薄弱学校校舍安全,校园规范;城乡学校教学辅助用房补充完善,大班额现状进一步得到控制;教育信息化水平稳中有升;寄宿制学校洗浴设施满足基本需求。

5、2018年目标

老城区和乡镇中心小学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小学科学实验室、初中地理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基本符合要求;学校图书室藏书量适度,满足学生借阅需求;初中、中心小学及城区学校学生课桌椅数量充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教师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巩固提高。

(三)分类绩效目标

1、到2018年底,我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普通教室、实验室、图书室、运动场、学生宿舍、食堂(伙房)、锅炉房(开水房)、浴室、厕所等校舍条件均可满足基本教学、生活需求,实现目标率为100%。

2、到2018年底,我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课桌椅、寄宿制学校“一人一床”、图书、实验室仪器设备、体音美器材、饮水设备、食堂(伙房)设备、安保设施等装备条件均可满足基本教学、生活需求,实现目标率为100%。

3、到2018年底,我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网络多媒体教室全部达标。

四、建设内容

2014-2018年,全县拟建设义务教育学校83所,其中初中14所,小学68所,九年一贯制1所,教学点120个。

(一)校舍建设

新建、加固教学及辅助用房76350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60401平方米,实验室8162平方米,图书室3774平方米,计算机室4013平方米;生活用房52880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35469平方米,食堂(火房)11238平方米,锅炉房(开水房)708平方米,厕所4110平方米,浴室1355平方米;运动场地113186平方米;围墙14478延米,护坎(坡)16490立方米。

(二)生活设备

购置宿舍设备11070单人套,食堂设备545台件套,饮水设备203台。

(三)安保设备

购置安保“八件套”202套,视频监控系统83套。

(四)教学设备

购置课桌椅1080套,图书567975册。

(五)教学实验仪器

购置小学科学教学仪器32036台件套,新增科学实验室73间;购置初中物理仪器62133台件套,新增物理实验室15间;化学仪器92339台件套,新增化学实验室15间;生物仪器55475台件套,新增生物实验室15间;购置地理仪器4444台件套,新增地理实验室15间。

(六)音体美器材

购置音乐器材2942台件套,体育器材127515台件套,美术器材13346台件套。

(七)信息化装备

购置计算机1970台,新增网络多媒体教室364间,接入10M以上宽带学校165所。

五、资金筹措

(一)资金需求

我县“全面改薄”所需资金25955万元,其中校舍建设(含运动场地和附属设施)21153.26万元,生活设备1571.2万元,安保设备247.14万元,教学设备258.6万元,教学实验仪器328.5万元,音体美器材778.9万元,信息化装备1617.4万元。

(二)进度安排

1、2014年:安排资金5791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791万元,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资金1000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资金30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

2、2015年:安排资金4791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791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资金30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

3、2016年:安排资金5791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791万元,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资金1000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资金30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

4、2017年:安排资金4791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791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资金30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

5、2018年:安排资金4791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791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资金30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

(三)资金来源

我县“全面改薄”所需资金2595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20955万元,县级安排资金5000万元。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每年791万元,五年共3955万元;二是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资金2000万元;三是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资金每年3000万元,五年共15000万元;四是县级财政“两费一金”每年1000万元,五年共5000万元。

六、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

(一)2014年重点工作

1、更新、添置课桌椅1080套,保证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学生1人1桌1椅。

2、购置安保“八件套”202套和83套视频监控系统,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到位。

3、更新、添置学生双层床5800套,购置宿舍储物柜8000个,物品摆放架1000个。

4、购置食堂设备545台件套,更新、添置餐桌椅3000套。

5、购置饮水设备203台,解决学生在校时间“饮水难”问题。

6、新建、加固教学及辅助用房11479平方米,生活用房11352平方米,修建运动场22616平方米。

7、购置计算机110台,新增网络多媒体教室142间。

(二)2015年重点工作

1、新建、加固教学及辅助用房18346平方米,生活用房5684平方米,修建运动场30242平方米。

2、购置、更新图书567975册。

3、购置计算机150台,新增网络多媒体教室123间,新增宽带网络接入校165所。

(三)2016年重点工作

1、新建、加固教学及辅助用房21805平方米,生活用房12145平方米,修建运动场22780平方米。

2、购置小学科学教学仪器32036台件套,初中物理仪器62133台件套。

3、购置体育器材17509台件套,美术器材17509台件套。

4、购置计算机419台。

(四)2017年重点工作

1、新建、加固教学及辅助用房13660平方米,生活用房11567平方米,修建运动场15064平方米。

2、购置音乐器材2942台件套,体育器材66531台件套。

3、购置计算机515台。

(五)2018年重点工作

1、新建、加固教学及辅助用房11060平方米,生活用房12132平方米,修建运动场22484平方米。

2、购置体育器材43475台件套。

4、购置计算机796台。

七、效益分析

到2018年,我县生均教学辅助用房面积及各项生活用房面积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学校桌椅、图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等教学设施能够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饮水、洗浴等生活设施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学生在校拥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城区学校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教师配置合理,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县“全面改薄”工作的领导,确保“全面改薄”工作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通山县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领导小组,县长胡娟同志任组长、分管教育工作副县长刘红梅同志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和教育、发改、财政、公安、国土、住建、审计、环保、气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推进“全面薄改”工作,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全县“全面改薄”规划工作顺利实施。

(二)健全改薄机制。建立全县“全面改薄”工作联席议事制度和改薄实施推进机制。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各部门的行政资源优势,解决面临的各类问题。统筹考虑全县学校建设实际和群众的迫切需求,建立分类推进改薄的工作机制,制定每一阶段的改薄目标、重点和工作实施时间表。依托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健全校舍信息管理制度。

(三)加强资金筹措。按照鄂教财〔2014〕4号文件要求,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初中改造工程、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资金进行统筹,对“全面改薄”项目所需资金进行科学合理测算,确定项目资金需求总量和分年度资金需求,明确资金计划及资金来源,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县政府加大对“全面改薄”项目建设的投入,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土地出让计提教育资金,多渠道筹措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资金,“两费一金”原则上全部用于“全面改薄”。

(四)加强项目管理。学校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程序进行设计和施工,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建设项目报建审批手续,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监督制和竣工验收制。各中小学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监督,确保校舍建筑符合抗震设防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各乡镇中心学校“全面改薄”工作专班要对辖区学校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设备采购招标、资金管理使用等要进行经常性检查督办。

(五)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全面改薄”项目监控和督导评估制度,认真做好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监控和督导评估工作,组建专门的项目管理和监督检查队伍,组织财政、发改、教育、建设、审计等部门专业人员对“全面改薄”工作实行常态化的监督和管理,每年开展一次绩效评价。邀请县纪委监察局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程、全方位跟踪监督。将“全面改薄”工作纳入督导内容,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工作考核的指标之一和学校表彰奖励、校长考核任用、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六)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联校网教”工作推进力度,建立县域网教大平台,逐步建成校际互联,城乡共享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网络。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深化“联校走教”办学模式改革,扩大城区教师援教,农村教师、校长进城顶岗培训和挂职锻炼参与面,促进优秀师资资源合理流动和共享,办好每一所村小和教学点,扩大“全面改薄”工作效益。

九、有关说明

1、我县是山区县,新建校舍按照1700元/㎡测算,加固按照800元/㎡测算。

2、2014年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3个:通山县大路乡迎宾路学校学生宿舍,通山县大路乡寺下中学学生宿舍,通山县慈口乡慈口中学学生宿舍、食堂。项目总建筑面积为7600平方米,总投资为1000万元。其中,新建通山县大路乡迎宾路学校学生宿舍3000平方米,投资400万元;新建通山县大路乡寺下中学学生宿舍2300平方米,投资300万元;新建通山县慈口乡慈口中学学生宿舍1750平方米、食堂550平方米,投资300万元。